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6|回复: 8

品阅海外这六年

[复制链接]
秋枫 发表于 2011-6-6 2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阅海外这六年
http://www.netbig.com  2011年05月17日 陈炳安/文

        小时候,我就一直有远赴他国求学的梦想,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SCIE)的创办让这个梦想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机会得以实现。是SCIE为我搭建了一座通往国外名校的桥梁。
         眨眼间,我来英国已经6年了。在大英帝国的首都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了4年的本硕连读,一年前来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剑桥大学开始读博。在英国的这段时间里,作为SCIE的元老级毕业生,我在此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感想,希望你们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初到英国,出于远离家乡的惯性吧,大部分时间只跟中国学生交流,办活动、表演节目,课余生活也算丰富,很快自己在伦敦的华人朋友圈扩大了不少。 但是 到了第二年却迎来了我大学中最低谷的时期。这时候我才发现上课其实还不能100%听懂,跟外国朋友聊天只有在傻笑,甚至无力应对自己租房的琐碎。兴奋了一年以后开始静下来想想自己的未来,除了茫然,就只剩下消极和压力。当时可能是出于自己本来对心理学的兴趣,也可能是为了练习口语,更诚实地说,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还去找了心理医生。还好,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变得比较自信,开始乐于与外国人交流,后来还加入了外国人的社团,并经常四处去听听有意思的公开讲座。大二的暑期我去了东欧斯洛伐克实习,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了周围没有一个亚洲人的生活,我只能用肢体语言与连英文都不会说的本地人沟通。工作之余,到处旅游,度过了一个愉快更是有意义的假期。 经过了这个暑假,心态终于彻底恢复正常,很多事情看得开了,第三年发挥自如——从低谷中走出来的感觉真好。大三生活充实,每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缺课,不拖欠作业,学习之余仍然聚会不少、K歌不断,这才像帝国理工的校训Work Hard and Play Hard (努力地学, 尽情地玩)。第三年暑假, 我再一次自己找到了实习——比利时的半导体研究所。 在欧洲实习的好处是,不仅可以积累学习经验,工作之余还可以到处旅游, 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开阔眼界。到了帝国理工最后一年,为了继续求学深造我申请了剑桥的博士,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苦干(时不时还要去找找教授导师,因为要他们写推荐信嘛),也为了减轻父母压力(要拿奖学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顺利拿了一等文凭毕业,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开始了剑桥的博士生涯。

     如今, 已经在剑桥科研一年有余,发现剑桥当之不愧是一个适合学习、修身养性的宝地: 身边不仅有值得我学习的牛人,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研讨讲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提高软性技巧的课。我还作了自己唐宁学院的学生会(MCR)干部,由此更深地体验剑桥悠久的教育系统并最大化参与其中。今年,我的系还分配了学生给我带,美事一桩,提高自身的辅导能力之余还有外快可以赚。
        不久前, SCIE的校友再一次团聚在伦敦。由于本人当前居住地点和年龄的原因,我慎重地把当年朱院长委托给我的校友会会长职位转给了我的学弟-朱蒙——他已正式成为SCIE 第二届校友会会长。当然,为了SCIE校友会的健康成长,我还是会尽我所能支持朱蒙的工作。在SCIE毕业后的这几年,我和不同的校友每年都有回去拜访母校,给在校学生演讲,解答问题,也希望往后的校友能把这个好的传统延续下去。同届的不同届的校友聚会连连,随着学院发展的越来越好,不管是专业选择上还是国家上,毕业生的去向也越来越多元化。校友会慢慢成型,会员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校友们聚在一起,也是人才密度很高的聚会啊,有的在某某高校就读,有的编了超赞的话剧,有的当了学校得力干部,有的一毕业就进了知名企业。按校友当前的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以后的壮大可想而知。希望有兴趣者能与朱蒙或者我联系,一起探讨让校友共同进步及校友会蓬勃发展的大计。
        下面,我,不管是因为我是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的元老级学长,还是因为是第一届校友会会长,我给学院在校的,或者给刚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总结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引以为鉴。
1.       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别人的生活方式所影响。能够进入到同一所大学里就读的其实很多人和你不一样,未必有你出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花枝招展,有的暗淡无光,有的放荡不羁,有的功苦食俭。自己最终想要成为哪种人,最初的定位要正确,更要坚持,不要忘了你出国是为了求学的,要对得起父母和自己。
2.       选专业时好好静下心来、理智地选,不要光为了进名牌大学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如果没有兴趣支撑,学习起来会是很件痛苦的事情。也不要以为,反正进了大学以后还可以换专业, 换不成的大有人在,很多大学的制度其实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灵活。没有学自己喜欢的科目,他们痛苦之余成绩也好不了,有的甚至为此还被学校开除了。即使有人换成了专业,也浪费了一年两年的时间要从头学起。
3.       不要只跟中国学生玩在一起,也别只局限于有中国人的区域性社团。多参加外国社团活动,大学社团都丰富多彩,是外国大学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4.       从进大学起就多去去学校的“职业咨询Career Service”部门,外国学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有机会就去多了解各个行业,为能够顺利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早做准备。在各个讲演、面试、实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哪一方面不足的,就要补上,在知识上和软技能上都为毕业的理想工作做足准备。
5.       既然已经来到了说英语的国家。英文一定要学好,不要待了两三年,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过不了,就更别说在英国找任何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除了朋友圈、社团、传媒界, 一般大学也有英文辅助的部门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
6.       打工、做义工、谈恋爱、泡夜店、唱K、喝酒、打游戏,学习之余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劳逸结合,不要只有逸没怎么劳。 更要节制,不要忘了学生的本职,还有自己的前途。
7.       有机会实习一定要实习,不管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试试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个行业,都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倒数第二年开学,一定要做好申请实习的准备工作。
8.       百道孝为先。 有空没空都别忘了问候家人。
9.       最后当然最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 好好照顾好自己。学会做饭,不要成为营养不良的“面包先生”或是“三明治女士”、“方便面学生”。大学都有很好的运动设施,能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最好不过了。

         总而言之,好好生活,善待他人和自己。别太偏激,学会减压,培养自信,当然也不能太自以为是。 很多时候你过了,长大了,再回头一看。。。。。。一切都是浮云。
追梦者 发表于 2011-6-6 2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生活,善待他人和自己。别太偏激,学会减压,培养自信,当然也不能太自以为是。”
虽说是在大英帝国,在美利坚也适用!
892493477 发表于 2011-6-6 2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软广告吧————————
远洋 发表于 2011-6-6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软广告吧————————
892493477 发表于 2011-6-6 21:17


不过咱们吸取其精华部分,呵呵
悠悠我心 发表于 2011-6-7 16: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xahxah2004 发表于 2011-6-7 17: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科生。参考的价值?
幽兰 发表于 2011-6-7 1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楼主| 秋枫 发表于 2011-6-7 19: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兼听则明。
sxbjlwl 发表于 2011-6-7 2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6 01:23 , Processed in 0.206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