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松涛 于 2024-4-8 09:58 编辑
本科生学习与毕业建议 一、本科生毕业安排路径 本科生毕业的安排大致分为四种路径:保研、考研、出国留学和就业。 (一)保研 保研其实分为两步,一步是找到会接收你的院校,一步是获取推免资格。 保研学校基本分为校外及校内,校外大致关注北大、清华,中科院,复旦这四所院校,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南开的陈所。 保研重点要关注GPA成绩。 (二)考研 考研考四门功课,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 对于中科大考研的学生来说,英语和数学问题不大,但政治和专业课还是有难度的,而且中科大考研的学生不多,对于考研没有氛围,有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很难能坚持。而且名校名师招收硕士生,导师招生以保研的名额为主,通过考研统招的名额有限,竞争非常激烈。准备考研考试,会占用大量的精力,有些高三备战高考的感觉。 (三)出国留学 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在申请中,个人背景大概由以下几个因素反映:科研、推荐信、和英语成绩。对数学院学生申请来说,其重要性排序大致是:科研>推荐信> 英语成绩>GPA 办理出国留学环节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套磁”,套磁是指通过邮件和导师沟通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套磁前一定要有目的去套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 (四)就业 关注校招 二、本科阶段学习的变化 进入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申请硕士与博士的规则发生变化 初中的时候以中考成绩为进入高中的标准,高中的时候以高考成绩为进入大学的标准,最终都是以中考和高考成绩作为标准。但大学阶段是以GPA为申请进入到硕博阶段的标准,但GPA不是以一次考试成绩为标准来确定的,是需要个人能力多方面的发展,包括作业完成情况都要计入平时成绩的。在初中或高中阶段,不完成作业没关系,只要你中考和高考成绩好,就可以进入到好学校,但在大学阶段,不完成作业,平时成绩会受到影响,也会导致GPA受到影响,产生一系列后果。 (二)本科教育与硕士与博士教育不同 本科教育还是以院系为主,老师大班上课,考试检验结果。硕士与博士是以导师教育为主,习惯上称为自己的导师为老板,需要跟随者导师学习三年或五年的时候,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如果能跟随名校名师学习,那对自己这三年或五年的时间是一种正向激励,如果没有跟随到老的导师,这几年时间说是浪费有些严重,但基本就是这种情况,但如何能遇到好的导师,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在本科阶段取得较高GPA,学好基础知识为根本。 (三)老师教学的方法发生变化 初中和高中老师可以盯着每一位学生学习,有各种考试,通过考试老师发现问题,主动找学生沟通,直到学生掌握了知识。 但在大学阶段,老师都有科研任务,上完课就离开,而且都是大课形式,至于学生听没听懂,学没学会,老师无法做到及时了解,也无法和每位学生进行沟通。 (四)知识的难度发生变化 大学知识的难度相比高中发生了质的变化,难度增加了很多,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学习。 三、本科阶段学习的建议 (一)主动沟通交流 课堂上没听懂的知识要主动去问老师、问助教。老师和助教的工作职责就是要把知识教会给学生,学生主动问老师问题,老师是有责任给予解答,所以不要有麻烦老师的心理,自己把知识学会了为根本,而且还节约了自己去死扣知识的时间,到了大学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一旦进入到上课没听懂、下课花时间自己学、没时间写作业这种恶性循环里,会让自己越来越疲惫。如果能通过请教老师、助教、学长等方法把知识学明白,省下来时间做作业,学数学专业,是需要大量做题的,所以需要有做题的时间,这样才能进入到良性循环。 主动与导师和学长建立沟通与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夏令营,获得更多的资讯,对于将来读研读博选择导师、选择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积极参加科研,对于本科阶段参加科研,老师是不排斥的,本科生就是干活而已,不占用导师招收学生的名额,也不需要本科生能干出成绩。但对于本科生进到项目组里,会与导师和学长建立联系,将来写推荐信的时候会有导师能给写推荐信。 要积极参加各种夏令营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与资源,与学校和导师建立联系。 (三)寻找方向,确定本科毕业后的路径 进入到大学,学生已经成人,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不论选择那条路,到需要提前做安排、做准备,这与享受当下的生活没有矛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未来的规划要做思考,要有目标,然后再依据自己的目标,来享受每天的生活。 (四)耀眼的光芒 中科大具有耀眼的光芒,在中科大学习可以享受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尤其到申请硕博面试阶段,导师看到中科大的背景,很有加分感觉的。 推荐信要寻找到名师来写的,对硕博阶段,也是具有光环效应的,但如何能寻找到名师来写推荐信,也是需要自己多参加活动,多主动交流,寻找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