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8-10-19 14:24 编辑
在大理的西北一隅,有一座南诏古城留下来的千年古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庄严浑厚又不失轻巧灵透,它就是老舍先生说过是个奇迹的地方——喜洲古镇。 “我想不到,在国内这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老舍先生初次到喜洲时,是这样描述它的。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和双廊中间,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白族文化名镇。目前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一大批自明代之后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比较著名的有杨品相宅、严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传统民居特点,又结合了中西建筑手法。 古镇有些地方是收费的,比如小有名气的严家大院,我10年前跟旅行社来大理时进去过,有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院落,还有一个演出小礼堂,进行三道茶表演和一些习俗展示。个人建议没必要进去,去看看免费的就好。 从海舌公园出来,向西走约2公里,便到了喜洲古镇。到古镇后,首先看到的是这处美得像画卷一样的风景。 走在喜洲的石板路上,并没有一般古镇拥挤繁杂的感觉,目光所及都是整齐、清洁、疏朗的。 镇里那些充满着水墨情调的民居群落,全都整齐地坐落在古老的石头巷子两边。每一个院落的布排,都力求做到自然、贴切,讲究的是一种儒雅的格调。
喜洲古镇的中心是四方街,是一个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这里竖着一座石坊,就是近年来修建的文明坊。这个地方原来的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现在,石坊下面全是一边乘凉一边吃东西的人。 以此为中心,发散出四条街道,镇子不大,这些街道不用多长时间全能逛遍,但这只是主干道,如果穿进小巷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总觉得花里胡哨的店铺是给走马观花的游客和旅行团准备的,所以我还是喜欢在小巷子里踱步,这里才是原汁原味展现喜洲魅力的地方。 巷子里,人很少,隔去了游人与闹市的嘈杂,静的仿佛只能听见这座千年古镇的心跳声。偶尔会有一两位穿民族传统服饰的老人推开陈旧的木门走出来,目光平静或满面笑容的看着你,那感觉,就如同包裹着古镇的温暖阳光。 嗅着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气息,阡陌交通,深宅大院;长长的古巷,悠悠的历史,引人入胜。 走在其间,就像领略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 在喜洲,无论是热闹的四方街,还是宁静的小巷子,房屋的侧墙上都挂着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扎染,透着古镇的古朴和典雅。扎染,顾名思义就是“扎结,染色”,先在白布上画出花纹,然后把不想被染色的花纹扎成一个小结,用染料染布打开结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纹理。据说白族最出名的扎染在周城。
古镇里面还有不可错过纯正炭火烤制的喜洲破酥粑粑。镇子上有N多家喜洲粑粑,有些直接在街边搭起炉灶,有些则有店面显得正规一些。粑粑分甜咸两种,是用麦面做的,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猪油之后入锅,烤的过程中还得反复刷几次油,一出锅黄灿灿、香喷喷,外皮香酥而内在绵软,真的超级好吃的。 还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烤乳扇。生活在沿海城市,一听乳扇这名字,以为是和扇贝差不多的一种海鲜,其实呢,它是用牛奶制成,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种奶酪,乳白色,片状,成卷,状如折扇,故得名乳扇。是种甜品,硬硬的咬不动,反正不适合我的口味。
还有个挺搞笑的事情,中午在喜洲点菜时,看到有水性杨花这个菜,当时有点傻眼,其实呢,水性杨花是一种生长在湖泊里的植物,也叫海菜,因为它开出的白色小花飘浮在水面时,总是不停的随着水波荡漾,所以海菜在云南也被戏称为“水性杨花”。到了餐桌上,水性杨花也成了一道菜名。 需要强调的是,喜洲古镇不是大丽路边上要60元门票的“喜洲古镇”,真正的古镇不需要门票,是深藏在许多古老安静的小巷子里面的,老宅子门口挂了“国家文物保护”的牌牌的,都属于保护建筑,可以参观。 有些村庄风景虽然曼妙,但灰头土面;有些村庄虽然原始洁净,但却奈何不了山高路远。而喜洲,咫尺繁华,却又避世清幽。 “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还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饱经岁月洗礼的门楼,刚柔并济的书法石刻,夕阳余晖暖洋洋的照在身上,青石板路蜿蜒伸向远方,天边彩霞云卷云舒,微风拂来,五颜六色的扎染随风舞动,宛如钢琴家指尖跳跃的音符”,老舍先生眼里的喜洲我们是看不到了,现今的喜洲在时光和岁月的打磨下,虽然已略显沧桑萧条,但仍不失其大气的风范。在我眼里,她淳朴厚道,既有唯美的自然风光,也浸透着悠远的民俗文化,最主要的,是这里没有商业化,远离嘈杂,又不失格调。况且特色美食,真的让人大饱口福! 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苍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 吃饱喝足,继续前往双廊。(未完待续) |